中关村正式实施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
2016-09-06 14:26:49   来源:环球网
内容摘要
2016年8月29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正式实施。《行动计划》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016年8月29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正式印发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据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是以需求为导向,在广泛征求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各区政府以及中关村顾问委、企业、高校院所、产业技术联盟及津冀合作区域等近百家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完成的。

《行动计划》旨在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的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

《行动计划》明确,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作用,聚焦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河北张承生态功能区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以及保定等若干个产业项目承接地,构建要素聚集、资源共享、产业上下游高效衔接、互利共赢的园区链。

《行动计划》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区域整体及三地功能定位,以服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出发点,进一步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各类创新主体聚焦“4+N”重点区域,构建跨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高效聚合全球创新要素资源,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京津冀建设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做出积极贡献。

《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18年,在“4+N”重点区域初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园区链为骨干,以多个创新社区为支撑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一是协同创新机制和支持政策取得重点突破;二是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初步构建;三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作用进一步增强;四是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形成合理布局;五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六大工程”,核心是高效聚合政策、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资源。一是实施政策先行先试工程,打造区域体制机制创新高地。二是实施创新社区共建工程,建设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三是实施重点园区建设工程,构建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四是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共筑区域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五是实施京津冀人才圈建设工程,推进高端人才集聚和跨区域创新创业。六是实施金融服务一体化工程,推动三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机衔接。

《行动计划》主要呈现四个亮点和特色:一是属于落实性文件,注重理解把握与贯彻实施;二是明确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三是注重建设合力;四是把握机遇,市场主导,注重实效。

一项政策的出台,关键还要看落实。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成表示,在《行动计划》的大框架下,围绕园区链,集团下一步将在周边布局1-2重点项目,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并将其作为《行动计划》落地推行的一个突破点。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表示,《行动计划》属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创新战略的具体落实,对三地创新产业、组织政策的协同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行动计划》让三方政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步子又向前迈了一步,将带动三地在社会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实现全面协同发展。

同时,刘会武认为《行动计划》对于三地产业发展具有很多利好。首先,《行动计划》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推动一些高成本产业实现低成本化起到重要作用。其次,《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增加挖掘天津、河北产业转型的机会。第三,《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够把京津冀三地的企业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借用首都优势,共同走出去。

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副调研员、高级工程师孙婧表示,《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她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京津保率先联动。而保定是京津保联动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在目前的发展机遇和形势下,保定高新区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借鉴中关村的前沿创新政策、先进的机制体制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京津技术人才转移。”她希望下一步能够出台更有利于产业转移和人才集聚的一些切实可行、力度更大、操作层面的措施,更好地促进三地产业发展。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万万博体育登录网